揭秘:鱼是怎么在水里找到饵料的

鱼类需要生存,因此摄食是它们的天然属性。鱼类是靠其感受器官,除了视觉、嗅觉意外,听觉,味觉、触觉等都对鱼类有摄食有极大的影响,今天就来仔细说说鱼类索饵的过程。

揭秘:鱼是怎么在水里找到饵料的

鱼类都有眼睛,其结构与人体的眼睛相似。但鱼眼的水晶体为圆球形,只能看见较近的物体。它们都是近视眼。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外的东西。所以作为我们先期垂钓来说,我们的搜索范围就是已鱼钩落点为中心,方圆10米左右的有效诱鱼范围。

因此,要使鱼类看见鱼饵,一是鱼饵要醒目,因鱼类对颜色较敏感,以红、白、黄三色为甚。这是鱼类的天性。先天食用的水中的小杂鱼,蚯蚓,红虫,藻类,腐烂的果实等等。所以这几种颜色较易为鱼发现;

揭秘:鱼是怎么在水里找到饵料的 第2张

如果是黑坑鱼就要选择其熟悉的颜色了。黑坑饲料的颜色大部分为深色,棕色。黑色等等。

二是使用活动鱼饵,鱼类较易发现,故提引饵钩、采用活鱼、活蛙等鱼饵均易为鱼发现。

逗钓也是这个道理,本来鱼的视力就不好。所以在水中抖动鱼饵会比较容易引起鱼类的反应。

嗅觉是鱼类最发达的器官,鱼类大都是凭借嗅觉发现食物的,而对某些喜欢夜晚觅食的鱼类,如鲶鱼、黄颡鱼等,嗅觉更是它的主要觅食器官。可以说嗅觉是鱼类主要的寻饵方式。

不同的鱼类,对气味的选择不同。它们能够分辨出哪些是自己喜欢的,哪些是不喜欢的。如鲢鱼喜欢酸、鳙鱼喜欢酸臭等,钓友就应投其所好,在选配鱼饵时,对于气味的选择尤其重要,可以说它是垂钓成败的关键之一。

鱼类的味觉也很发达,很多鱼类,如鲫鱼、鲤鱼等,它们发现食物,总是把食物先含在嘴里,经品尝后,合口味的才吞下,不合口味的便会吐出。比较而言。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,如鲫鱼、鲤鱼、鳊鱼、草鱼等要更加灵敏。它们喜欢香甜味的食物。

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口不中鱼的原因。鱼一旦轻触鱼饵后发现味形不对会马上吐出,而吐饵的过程浮漂动作会更大,一般呈大顿口或大送漂。此时钓手会误以为是大口,往往打竿后出现空竿。

揭秘:鱼是怎么在水里找到饵料的 第3张

鱼类的触觉器官的侧线和触须,侧线能使鱼类对水中活食准确定位,从而捕食之。它还能使鱼类在昏暗的水中游动自如。少数鱼类如鲤鱼、鲶鱼、黄颡等有触须,它是近距离触觉器官。

触须上有味蕾和触觉神经与大脑相连,在与身体接触时能感知物体的气味和位置。如鲤鱼在水底拱泥时,它能探知水底8—250px深处的饵料,可见,鲤鱼拱泥是其觅食的一种方式。

鱼类的感觉器官虽然都具有,但其灵敏度却差别很大。一般来说,中上层鱼类,如草鱼、粲条鱼、翘嘴红舶等,视觉较灵敏,而味觉和触觉迟钝,主要靠视觉摄食;

而底层鱼类,如鲶鱼、黄颡鱼、鲤鱼等,则主要靠味觉、嗅觉和触觉觅食。了解鱼类的感觉器官,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不同鱼类发现食物的方式,也就便于钓友使用不同的鱼饵使其上钩。